“唯有将合规融入企业发展的血脉之中,企业方能行稳致远。”郭华竹表示,合规经营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底气,安费诺金事达产销规模持续扩张,预计2025年将实现10%的业绩增长。(记者 何爽
■■◆“防错防弊,就要紧跟数字化潮流,借助数字化手段从流程和制度上着手规范,将合规要求融入生产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形成刚性控制来保证业务的真实合法。”郭华竹谈起数字化转型的原因时说道。
“我们始终把技术创新作为占领市场的关键一招,公司拥有自己的研发实验室★◆◆■■,现有专职研发人员66人◆■■★◆■,连续多年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拥有有效实用新型专利83项。”郭华竹算了一笔创新账■■◆:2024年■■★,企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减免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共计减免税费2300余万元,极大地支持了线束研发项目和生产线升级。
汽车发动机线束制造行业的头部企业——吉林省安费诺金事达电子系统(白城)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费诺金事达公司)■■■■◆◆,在企业经营中引入数字管理系统◆★,通过打通业务和财务信息间的数据壁垒,形成规范有序的业财税一体化管理模式,企业生产经营规模持续扩大,其线束产品占国内市场份额的40%以上。
税企携手之下,安费诺金事达已连续3年被评为A级纳税人。“良好的信用成为我们赢得行业头部客户订单的关键优势■★◆■★◆。”郭华竹说,因为连年获得A级纳税信用,目前企业在发票领用、涉税审批、出口退税、贷款办理等方面均享受便捷服务。
以发票管理为例◆★■,该公司实施控制点前移,即通过嵌入基于电子发票的全生命周期电子追溯系统■◆,定期从电子税务局下载本公司的发票数据,针对重复报销发票、作废发票等进行预处理;同样,在入账后系统会定期动态跟踪,实现对已入账发票的状态核对。“比如今年3月,系统提示有一张员工出差的网约车发票被作废了,我们第一时间做了纳税调整◆■。在和网约车公司确认补开发票后,在4月进行了入账处理◆★★■★,确保每一张发票合规,就能从源头上避免风险。”企业财务经理冯涛说◆■★◆■◆。
在安费诺金事达的实验室内,耐振动性能测试★★■、耐盐雾性能测试、防尘测试等12项测试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今年4月■★■■,由于销售方提供的发票异常,我们出现了抵扣进项税风险疑点★■,税务部门第一时间对我们作出提醒。我们及时与税务部门沟通,提供了佐证业务真实性的相关材料。税务干部核实情况后,很快为我们解除了凭证异常状态。■■◆”该公司财务人员沈健说。
“从‘人控’到■◆■★★■‘数控■■◆■★◆’★■■◆★■,既降低了成本核算偏差,避免企业经营风险■◆★■◆★,又将质量控制、财税管理充分衔接,便于保障公司的财税合规,促进管理运营转型。”郭华竹表示■■★,公司通过标准化、数字化生产管理,降本增效立竿见影,实现了■◆◆◆■“消除重复录入+减少人工错误+财务核算效率提升+税务申报精准”的多重功效。
在安费诺金事达的生产车间,“以人为本◆■■◆■■、诚信双赢”的标语随处可见。■◆◆★■★“依法诚信纳税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我们尤为重视◆◆★★★。■■■★★”郭华竹表示。
随着科技智能时代的到来,电子电气系统越来越复杂,各个汽车整车厂对线束的设计要求也不尽相同。
“控制好发票就控制住了风险。”郭华竹介绍,企业以资源规划软件系统为核心系统,自行研发了生产制造管理系统和业务流程管理系统,实现了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统一,解决了货票分离可能导致的问题★◆◆■■。
■◆◆“除了加强异常凭证这类高风险事项提醒,我们还将关口前移,在‘精细辅导、治好未病’上下功夫◆◆★◆。”白城市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税源管理二股干部纪彦竹介绍■■,为帮助企业合规◆★■◆、精准享受政策,该局建立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和高新技术企业优惠政策监控台账,梳理并向企业发送了从研发立项到申报享受的全程指引,还根据企业需求开展了研发费用辅助账规范设置、关联交易涉税风险防范◆★◆■■■、出口退税单证备案要点等专项辅导,帮助该公司及时纠正政策执行偏差、规范税费申报,从而防范化解各类税费风险。
发动机线束(即多根电线绞合在一起形成的整体)是汽车的“神经系统”,直接关系车辆电气系统的信号传输◆◆。
“合规之道不仅需要公司加强自身内控建设■■■,也离不开税务部门的大力支持◆★◆。”郭华竹表示■★,近年来★◆◆,主管税务部门白城市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定期对企业进行“健康体检”,积极响应企业涉税诉求◆◆◆■◆,开展政策传递◆■■、诉求收集、专项培训、风险防控等特色服务,帮助企业把合规做到日常、融入经常。
国家税务总局白城市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税务工作人员现场了解企业线束端子生产情况★■★■,并辅导企业享受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相关税费优惠政策。
在系统岗责设置上,采购部门负责下达订单信息;物流部门根据供应商到货数量、发票与系统订单核对■■★,核对一致才可以扫码入库;财务部门则根据开票数与入库数比对,两者相符才可以接收发票◆◆★■★■。采购■◆◆、物流、财务三个部门各司其职、相互制约■★■◆,使订单下达、材料入库、发票比对三项业务形成有机整体,做到“无订单不能入库、无入库不能收票、无发票不能付款”■★★,确保每笔业务的真实合规,从而防范了涉税风险。
郭华竹介绍◆■■★★,公司不仅在生产经营环节加强合规管理,还通过对电子发票、审批单据■■◆、银行汇款单、会计凭证等信息进行全面集成与数字化存储会计凭证等方式■◆◆◆,加强费用成本管理◆◆,从而管好票★◆、记好账、算好钱、报好税。
★★“客户提出需求后■★,我们可以根据客户的设计图纸和数据模型,同步完成线D打印机快速铸模,实现从图纸到成品的高效产出◆■。”郭华竹介绍,在每个项目立项时★■,项目的明细账就同步建立起来了。在研发领购物料、人员分配过程中,材料成本、设计费用◆◆、人员成本都会在生产制造管理系统中明细分类,研发支出既可以动态归集,又可以跟踪回溯。比如人员人工费用归集方面★◆,生产制造管理系统可以精准记录每天每人的工作情况,准确区分研发人员和非研发人员的工作时间,合理归集人工费用;直接投入费用方面,生产制造管理系统会在研发领料时核对所需物料的品种和数量是否符合立项报告要求,防止出现因超领和错领带来研发费用归集不准确的纳税风险。
■■◆★■◆“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导致线束企业的订单呈现批量多、产量小的特点■★★◆◆。我们每月生产的产品品种有时候多达上万种◆■■■★,这给我们的生产计划管理带来了很大难度■◆■◆★◆。”该公司财务总监郭华竹介绍道,公司的原料大概有1万多种,每天要从中找到200种左右的原料■◆■■★◆,人力和时间成本可想而知。前些年,由于采购◆■◆◆■■、物流、车间、财务等部门间缺乏信息传递和沟通渠道,生产物料匹配不精准、生产组织混乱等问题时常发生■★◆★。业务相关凭证信息的滞后,也导致财务管理面临着异常凭证抵扣■◆★★★、申报不准确等涉税风险。